您在此: 主頁 > 關於我們 > 刊物 > 體育季刊
2011第三期
2011第三期
外側踝關節扭傷

相信很多參與運動的人士都曾經發生過腳踝扭傷的問題,甚至平時走路都有可能發生。踝關節扭傷,一般是由於踝關節活動幅度過大而造成的創傷,可能引至韌帶拉傷或撕裂、肌肉拉傷、甚至是腳掌骨或小腿骨骨折。當中最常見的就是「內翻」幅度過大所引致的外側韌帶拉傷或撕裂,因而出現發炎腫痛之情況。踝關節扭傷程度可按韌帶拉傷或撕裂的情況,關節穩定性及功能上的障礙分為三級。一般來說,大多數單純外側踝關節損傷可透過保守治療達至康復。

治療方面主要分三階段,在急性期,即受傷後48小時內應施以PRICE處理:冰敷(Ice),壓迫(Compression),抬高(Elevation),休息(Rest),保護(Protection)。急性期過後,進入以物理治療為主的康復期,可透過物理治療中儀器治療、手法治療及運動治療三個治療手段介入,具體包括通過超聲波、干擾電及熱療等物理因子方式來達到止痛、增加血液循環及修復受傷部位之效果;在不痛的關節活動範圍內,盡早進行關節活動度練習,以避免關節粘連及協助重塑比較強的韌帶;還有就是不可缺少的關節治療度訓練、肌力訓練及本體感覺訓練。

經過一系列的物理治療後,踝關節的恢復已到達一定的水平,但重返運動之前還必須進行一系列的功能性活動訓練,包括跳躍、前後左右跑、急停轉移位置及打8字跑等針對反應與敏捷性之功能性活動訓練。在完成一系列的功能性活動訓練後,在重返運動時需穿上護踝輔具或進行運動包紮來支持踝關節,以免出現重覆性扭傷。